一些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有时会被“五花大绑”,很多家属疑惑不解,为什么要限制患者的活动甚至给“绑”起来?实际上,这种看似有些“残忍”的措施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为保护性约束的重要医疗手段。
一、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防止其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对其实施的一种身体约束措施。它通常使用约束带或其他工具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在病床上,以限制其活动范围。
其实家属所看到的“绑手”“绑脚”等,医学专业术语称之为保护性约束。
二、保护性约束有什么用?
保护性约束,作为一种保护性医疗辅助措施,可以:
1.在患者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情况下,避免或防止患者本人和他人受到伤害;
2.防止患者自行拔除治疗管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3.维护患者的安全及预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避免因意外拔管增加的额外费用,延长住院时间,避免意外拔管造成的身体损伤。
5.促进患者康复: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三、哪些人群需要用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严重意识障碍、有伤害自身或他人风险的患者;
2.疼痛剧烈、烦躁不安、需要镇静治疗的患者;
3.病情严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范围的患者;
4.手术后需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患者;
5.其他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特殊情况。
四、保护性约束手段有哪些?
(一)约束带:约束带是一种用于限制患者行动的带状工具,主要用于固定患者的肢体,防止其乱动或自我伤害。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约束带。
1.肢体约束带
用约束带将手腕和踝部固定好,稍拉紧,绑带系于患者触碰不到的床栏上。
2.约束手套
约束手套,也叫约束球拍,一般采用一面棉、一面网,内置定型弹性硬胶板,提高了舒适度,也减轻绑带给患者局部皮肤带来的伤害。
3.肩部约束带
主要用于固定肩部,限制患者坐起。一般使用上将肩部约束带套在患者双肩上,绑带分别系于床头和床栏。
(二)约束手套:约束手套的作用是限制患者的手部行动,避免患者自身伤害或防止物品被患者误伤。
五、保护性约束就是直接绑起来吗?
不是哦!各医院重症监护室制定了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
1. 医护人员会认真仔细评估患者,如清醒配合的患者一般不会进行约束。
2. 对意识障碍且过于躁动的患者,医护人员一般多人合作,均匀施力,再进行必要的保护性约束,避免强拉肢体造成骨折或受伤。
3. 保护性约束的工具一般采用干净柔软的棉质约束带,约束躁动的肢体。
4. 保护性约束原则是尽量让患者舒适,不会自行拔针拔管。
六、保护性约束期间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有许多护理工作要做。
1.约束患者前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开具保护性约束医嘱后实施约束,紧急情况下,如:突然发生冲动伤人,或自伤时,可先凭口头医嘱约束患者,再由医生补开医嘱;
2.约束患者时要动作轻柔,避免动作粗暴,造成患者的肢体骨折或扭伤等意外,约束带松紧度适宜,一般以伸进两指为标准;
3.约束患者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24小时由护理人员不离视线管理,防止受其他患者攻击伤害或解除约束带。每15分钟巡视一次,巡视时要格外注意患者的约束肢体情况,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适宜,有无挣脱约束带现象;
4.约束后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作为医护人员,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告知他们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稳定病情,促进康复,适当时会给予解除。另外在生活护理方面要体贴入微,保证患者的床单元清洁干燥,及时喂水喂饭,协助大小便,夜间要注意给患者保暖。
七、什么时候解除约束?
当患者不再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及时解除约束。解除约束的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患者意识状态好转、生命体征稳定、疼痛得到控制且无需再使用镇静药物时,可以考虑解除约束。在解除约束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解释解除约束的原因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