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市卫健委召开砥砺奋进60载 健康筑梦新时代主题新闻发布会

作者: 时间:2021-11-18

11月5日,枣庄市卫健委召开“砥砺奋进60载,健康筑梦新时代”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市6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961年建市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发展理念,以“健康枣庄”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丰富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强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生巨大变化,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实力与可及性、均等化程度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全民健康步伐日益坚实。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2745个,房屋建筑总面积逾237.79万平方米,卫生总资产161.92亿元,实际开放床位2491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715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6.46张、3.0人与3.73人,2020年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分别为2077.4万、66.94万,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坚持生命至上,“健康枣庄”传递民生温度

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建立全市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科学制定防控方案,有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现代化手段,迅速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与精准防控的强大防线,仅用19天的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全市24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密接排查全覆盖、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取得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从严从细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管控,全面提升随访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落实落地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二是健康城市底色亮丽。健全完善网格化常态管理与量化排名、责任追究制度,2018年全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59个镇街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省卫生乡镇,城市基础设施与整体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由煤城到“美城”的华丽蜕变,城市美誉度、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命名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584个城市建设微观基础逐步夯实,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健康扶贫圆满收官。认真开展健康扶贫“八个一”工程,全市213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了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严格落实“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惠民政策,规范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因户因人因病精准施策,全市19575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成功摆脱贫困,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治疗17.36万人次,累计减轻就医负担8.12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健康基础。

二、坚持创新驱动,医疗服务聚力优质高效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明确深化医改的政策思路、目标任务和制度框架,统筹推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医疗保障、行业监管等各项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速。按照“上引、下带、跨域”模式,成立枣庄市立医院医疗集团等各类医联体37个,精心打造信息化平台与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完善,全民进入“扫码就医”时代。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公立医院药品与高值医用耗材加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顺畅,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强化行政执职能,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实现了卫生监督法制化管理。二是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以来,先后完成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与市立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市医养康复中心等一大批卫生重点项目;二级医院全部完成更新改造,市胸科医院改扩建、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规模、设施装备、技术水平、内涵建设显著提升,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完善急救指挥体系,扎实推进“360”“1127”工程,出台《枣庄市关于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市64所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完成改貌升级,抽调3600余名城市医生开展支援帮扶与卫生支农,选派22名“业务院长”援助重点乡镇和薄弱乡镇卫生院发展,面向基层培养161名公费医学生,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726个,“15分钟就医圈”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学科人才队伍持续优化。积极推进科教兴医战略,建成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2家,引进“”“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名;拥有注册全科医生1772人,每万名常住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4.6人,提前完成省规划目标。

三、坚持预防为主,公共卫生筑牢坚实屏障

一是疾控体系改革加快实施。积极推进市、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调整充实职能编制,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首席专家与绩效管理制度有效激发了疾控机构活力。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与峄城区疾控中心新建项目进展顺利,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经验得到国家部委肯定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成效明显,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二是慢性病工作稳步推进。基本消灭丝虫病、疟疾、麻风病、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病等疾病,成功抗击“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效维护了群众生命健康。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模式,成立全省首个疾控机构和临床机构协作的慢性病技术指导中心。严格规范不明原因肺炎、麻疹、手足口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直报,实现了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扎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9元,全市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22万余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实现免费健康查体,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患者及儿童、孕产妇、新生儿均纳入日常健康管理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510个,团队成员5147人,签约172.8万人连续14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四、坚持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彰显特色优势

一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签约合作,依托市中医医院组建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7年来,该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等紧密合作,共有36位全国名老中医授徒69人,“柔性”引进中医药名家600余人次定期坐诊讲学。二是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针灸全科化”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典型经验,“北针南灸”领军人物设立院士工作站和热敏炙分院,区域中医药发展高地初现规模。目前,全市共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实现全覆盖。三是中医药队伍日益壮大。大力实施“三经传承”战略,6人入选全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建成省级以上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积极组织“西学中”培训,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健康文化深入推进。

五、坚持项目带动,新医药产业释放强劲动能

一是医养健康产业起势提速。按照“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要求,聚焦聚力新医药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动鲁南大健康产业园扩容提质,加快高新区新医药产业园二期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新医药和健康养老项目36个,总投资规模260余亿元,其中中科智造医疗仪器智造基地、爱朵(国际)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省重大与“双招双引”签约项目二是医养结合实现模式创新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积极探索全托型、嵌入型、联合体型和智慧型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镇街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化”,试点村居“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服务一体化,加快“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三是妇幼老龄健康亮点纷呈。开展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服务,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市妇幼保健院荣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0597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2.74个,超过省规定标准大力实施“老年人关爱工程”,命名表彰280个市级“敬老模范村”,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长期均衡,人口家庭发展转型优化

一是加强人口监测。及时调整生育政策,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生育登记服务和再生育审批,准确掌握出生人口变动态势。深入推进村级计生专干拓展职能、转型发展。加大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母婴设施配置覆盖率,累计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建成标准化母婴室147处,建设面积近2000平方米,配置率达100%。二是优化生育政策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孕产期随访、孕情跟踪管理包保责任、出生实名制登记等制度,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厉打击“两非”行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是构建家庭发展体系。完善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健全失独家庭关怀措施,依法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按规定发放一次性扶(补)助金与独生子女养老补助金,做好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中考加分照顾,全面提高城乡家庭发展能力。

奋楫扬帆正当时,乘风破浪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持续聚焦“健康枣庄”建设,初心不改、创新竞进,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全面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攻坚突破,奋力擘画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以优异成绩建市六十周年献礼!

 供稿:来源:
主办单位:枣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光明大道2036号 联系电话:0632—3314381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692958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16051162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12号 网站标识码 3704000019号 网站地图